品牌故事

Brand story

Brand story


贝尔情品牌的由来

贝尔情品牌故事

贝尔情,是对呼伦贝尔的感激之情,也是对天下饱受病痛之人的关爱之情。

“天上掉下来”的紫苏籽油

2015年,还在国外出差的范玲玲(贝尔情品牌创始人)得到一个消息——外婆突发脑溢血,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于是立刻回到家人身边照顾,一位和范玲玲十分要好的朋友听到消息后,向她推荐紫苏籽油:“等外婆抢救过来后,一定要试试紫苏籽油,有助于身体恢复。”这是范玲玲第一次听说紫苏籽油,就连种植经验丰富的父母对紫苏也是知之甚少。

手术很顺利,范玲玲一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但外婆还是常有头晕、头痛的后遗症出现。这时,范玲玲想起朋友说的紫苏籽油。她立刻上网搜集、询问朋友紫苏的功效。了解到紫苏确实富含大量α-亚麻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还含有紫苏醛、丁香酚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亚结构而具有广谱的治疗作用。范玲玲立刻半信半疑和朋友要了6瓶紫苏籽油拿给外婆用外婆吃到半年左右的时候就还想再要一些紫苏籽油,她说:“头不会爆炸一样的痛了”,出院后一整年,去医院复查发现脑血管里面之前压迫神经的血块已经基本消失了。范玲玲的外婆一直坚持食用紫苏籽油,复查的结果也非常好,这让全家人都长舒一口气。

 

看到紫苏如此神奇,范玲玲的母亲坚持要在退休之前把这件对人类健康有意义的事做了——生产紫苏籽油,然而这个决定却遭到家里除了范玲玲以的所有人的一致反对,毕竟大家都不了解这种植物。但范玲玲的母亲并没有妥协,坚决要做:“紫苏既然能救我母亲,就能帮助更多人,就算是赔钱,我也生产紫苏籽油,有生之年能帮一个是一个吧!”此时范玲玲的母亲已经年过半百,而紫苏在中国还鲜为人知,这注定是一条充满风霜雨雪的艰难之路

健康需要亚麻酸

虽说研究紫苏,可谈何容易,一不懂技术不懂市场,二没相关人才还是个外行,最艰难的是: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紫苏是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范玲玲在进行国际贸易工作的同时,开始在国内外搜集紫苏相关材料。经过国内外上百篇文献的学习,她只要是和紫苏、a-亚麻酸(omega-3)有关的书都看,并且和国内外的作者取得联系,她惊喜的发现,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有近 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梗、果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茎叶可腌渍。紫苏可谓全身都是宝,尤其紫苏籽油是人类所发现含有α-亚麻酸((omega-3)最高的植物油。范玲玲此时在国际贸易行业正做得风生水起,之前的豆类产品已经出口了40余个国家,然而出于对母亲的孝心,她深知一个新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步履维艰,实在不忍心母亲再去受苦受累,于是毅然决然地把大连的国际贸易公司托付给之前的副总,只身回到小镇,决定和母亲一起研究紫苏。

20世纪60年代以来,患有三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量急剧上升。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日常用油量的增加,并且大部分的油都属于饱和脂肪酸或者油酸(omega-9)、亚油酸(omega-6)。唯独α-亚麻酸(omega-3)的摄入量极少,并且长时间代谢,没能得到补充,这就使人体摄入油脂不平衡,成人病发病率也随之急增。

而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增加α-亚麻酸(omega-3)的摄入,α-亚麻酸(omega-3)是人体必须脂肪酸,但自身不能合成,需由食物供给。大量存在于植物的根与叶(蔬菜类)、紫苏的种子、鱼贝类、海草中,是脑和神经活动所必需的脂肪酸,紫苏籽油的主要成分就是α-亚麻酸(omega-3),其含量可达55-70%,在营养学界有“植物脑黄金”的美誉。紫苏籽油可以弥补全球α-亚麻酸(omega-3)摄入不足的膳食结构问题。

北国碧玉也是紫苏圣地

在了解了10个中国人9个缺少a亚麻酸和紫苏籽油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之后,范玲玲鼓足了干劲,找到多个地区的紫苏籽进行成分分析,先后采购朝鲜、俄罗斯、缅甸、甘肃、丹东、桦南、云南、河北等多地紫苏籽进行种植,检测报告多达三百余份,然而在经过了无数次实验之后,发现紫苏籽油α-亚麻酸(omega-3)含量都在60%左右,范玲玲出生的地方在大兴安岭南麓,那是一块被誉为“北国碧玉”的绿色净土,也是鲜卑族的发源地——鄂伦春自治旗,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东北平原,坐拥59880平方公里土地,高寒高纬,青山绿水,在紫苏最需要聚集营养的夏季鄂伦春有长达16小时超长日照时间鄂伦春紫苏籽低温液压出来的紫苏籽油中α-亚麻酸(omega-3)含量可达到70%,紫苏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93%以上,是全球a-亚麻酸含量最高的保健食用油。

开启紫苏研发之旅

然而前进的道路历来布满荆棘,认识了紫苏,了解了α-亚麻酸(omega-3),也种出了紫苏,但是如何产出紫苏籽油又成了难题,于是范玲玲又开始学习产品的工艺,从压榨、浸出、二氧化碳萃取到液压、低温冷榨、高温压榨整体都学了一遍。仅此而已吗?不!2017年,范玲玲开始为了生产许可证连日奔波,没有经验让她办证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是不断的整改,装修,更换材料,修改建筑规格,其中苦楚,不足言说。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88月紫苏籽油实验工厂正式投产,一个崭新的项目在呼伦贝尔诞生了,范玲玲为这个紫苏系列产品取名贝尔情,是对呼伦贝尔的感激之情,也是对天下饱受病痛之人的关爱之情。

拥有了北纬50°没有工业污染的优质黑土地,也有了α-亚麻酸(omega-3)含量可达到70%的紫苏种子,带着一颗奋勇向前不畏险阻的心,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京蒙帮扶和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范玲玲在鄂伦春把紫苏事业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2023年基础投资8594.32万元,在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创办集种植、生产、科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紫苏博物馆”,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深加工价值链,努力打造融合一产种植、二产深加工、三产研学、紫苏博物馆、电商、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紫苏精深加工农业科技企业,将紫苏充分利用,吃干榨尽,助力鄂伦春打造成为“紫苏之都”。